ThinkJS 3.0

概述

ThinkJS 是一款面向未来开发的 Node.js 框架,底层基于 Koa 2.x 实现,内核小巧、性能优异,内置自动编译、自动更新机制,使用更优雅的 async/await 处理异步问题,兼容中间件并提供了扩展和适配器等插件方式。针对企业级应用开发,使开发变得更加简单、高效。

个人见解

这一节内容是我在学习完 ThinkJS 基本用法后加上的,主要谈谈关于 ThinkJS 的一些个人见解。

这里不得不引用官方文档中的架构图。

ThinkJS 架构图

从架构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ThinkJS 底层是基于 Koa 2.x,主要分为中间件、扩展和适配器三个核心模块。其中中间件主要用来处理用户的请求,当用户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时,顺序执行中间件,最终返回用户期望的结果。扩展和适配器往往搭配使用,提供一些诸如:Session、模板引擎、数据库模型等扩展功能。

在我看来,ThinkJS 其实就是对一个应用如何构建进行了划分,将一个应用分成了各个模块(中间件、扩展),各个模块各司其职,处理自己的逻辑。我们只需要将相应的逻辑写在相应的地方,然后进行相应的一些配置。在应用启动时,ThinkJS 根据配置文件装载相应的模块,当用户请求到达时,按照配置将处理权交给相应的模块,完成请求的响应。整个应用都是可配置的,大大增强了灵活性。

ThinkJS 的工作模式按照官方文档上的说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,一个是系统服务启动,另一个是用户请求处理。这一点我感觉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,我觉得所有的后台应用都是这两个部分,都是需要启动服务监听端口,然后等待客户端的请求到来,处理请求并响应。只不过在这两个阶段进行的具体工作有些许差异罢了。ThinkJS 在系统服务启动阶段,除了启动服务监听端口外,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装配。按照 ThinkJS 的架构,我们需要什么功能或者需要执行什么操作,只需要将相应的代码写在相应的地方,然后添加响应的配置。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了就可以实现我们需要的功能?必然是 ThinkJS 在启动时进行了装配。

我们以在 ThinkJS 中添加模板页面功能为例,来梳理一下 ThinkJS 扩展和适配器机制以及系统服务启动。扩展功能在我理解就是在相应的环境(全局、上下文或者控制器)下添加了一个对象,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它提供的一些方法,来实现相应的功能。按照 ThinkJS 的架构,我们需要先实现这个对象(扩展)或者直接使用别人的,这个对象至少有一个 render 方法,能将模板文件渲染成 html 文件。然后,在配置文件 src/config/extend.js 中我们需要引入这个对象并添加这个对象的配置。接着,我们还需要在适配器中添加一个具体的模板引擎配置。完成这几步后,我们就可以直接在控制器中通过 this.render() 渲染模板页面了。那么为什么经过这样的几个步骤后,就可以使用模板页面了呢?我们可以在控制器中直接使用 this.render(),肯定是 ThinkJS 在控制器对象上添加了这个方法,添加这个方法的依据应该就是我们在扩展配置文件中添加了 view 配置,而我们执行这个方法具体的实现则是根据适配器中的配置来的。扩展相当于定义了一个功能接口,而适配器中进行具体的实现。服务启动后,读取扩展配置,装配相应的对象(扩展功能)。在具体使用该功能时,根据适配器中的配置,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实现。

后台应用的核心主要还是处理用户请求,处理用户请求主要通过各种中间件来完成。通过中间件,将处理请求的流程截取成了多个部分,各个中间件完成各自的功能,整个处理过程类似于一个流水线生产。扩展也是为这一过程服务的,定义的扩展功能可以在请求处理的过程中调用,去完成更加具体的工作。我觉得扩展是作为中间件的一部分存在的,去实现中间件中的某一个具体功能。请求处理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。

ThinkJS 请求处理流程

各种中间件分别对 request 进行加工,然后由路由分配给指定的控制器去处理,在控制器处理之前 ThinkJS 中会先经过一个叫做 Logic 的中间件,对数据进行验证、过滤。控制器在处理请求时,可以随时调用扩展功能去实现某个具体的操作,接口都是统一的,由适配器去完成各种不同的实现。最后,将响应结果返回给客户端。

那么,使用 ThinkJS 能带来什么好处呢?首先,应用如何启动我们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,通过配置文件以及 worker 即可完成。其次,对于请求处理,通过中间件、扩展和适配器以及相应的配置,我们可以很快速的添加相应的处理逻辑。同时,还可以保证一个良好的代码结构。最后,ThinkJS 提供了很多通用的机制,去解决一些通用问题,例如:日志、数据模型、Cookie、错误处理等。

总之,就目前的了解来看,ThinkJS 最优秀的地方在于它很简单,可以快速的上手。只要按照它的架构,就能很轻松的构建出整个应用。框架本身并不算复杂,但通过一些内部机制又可以增添很多丰富的功能。内置的一些功能模块也解决的了很多通用的问题。更具体的优缺点还得待具体使用后才知道。

开始使用

ThinkJS提供了脚手架工具,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创建一个项目,要求 Node.js 的版本大于 6.x

1
2
$ npm install -g think-cli
$ thinkjs new <project-name>

执行完上述命令后,就可以创建出一个项目骨架。进入该项目,安装依赖后可直接启动。

1
2
3
$ cd <project-name>
$ npm install
$ npm start

启动后,访问 http://127.0.0.1:8360 可以看到初始化页面。

通过脚手架构建的项目目录结构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.
|--- development.js //开发环境下的入口文件
|--- nginx.conf //nginx 配置文件
|--- package.json
|--- pm2.json //pm2 配置文件
|--- production.js //生产环境下的入口文件
|--- README.md
|--- src
| |--- bootstrap //启动自动执行目录
| | |--- master.js //Master 进程下自动执行
| | |--- worker.js //Worker 进程下自动执行
| |--- config //配置文件目录
| | |--- adapter.js // adapter 配置文件
| | |--- config.js // 默认配置文件
| | |--- config.production.js //生产环境下的默认配置文件,和 config.js 合并
| | |--- extend.js //extend 配置文件
| | |--- middleware.js //middleware 配置文件
| | |--- router.js //自定义路由配置文件
| |--- controller //控制器目录
| | |--- base.js
| | |--- index.js
| |--- logic //logic 目录
| | |--- index.js
| |--- model //模型目录
| | |--- index.js
|--- view //模板目录
| |--- index_index.html
|--- www
| |--- static //静态资源目录
| | |--- css
| | |--- img
| | |--- js

基本用法

关于ThinkJS的基本用法主要是参考了官方文档的内容,根据文档说明依次尝试了相应的模块并记录下核心的内容。

配置

所有的配置文件都放在 src/config/ 目录下,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配置文件。其中,通用配置和适配器配置支持在不同的环境下配置不同的值,只需要将配置文件命令为 [name].[env].js 这种形式即可。例如:config.production.js 表明这是生产环境中的配置,该文件中的 key 会覆盖 config.js 中同名的 key。运行环境在实例化 Application 对象时通过 env 参数指定,如下所示。

1
2
3
4
5
const instance = new Application({
ROOT_PATH: __dirname,
proxy: true, // use proxy
env: 'production'
});

在程序运行时可以获取和动态设置配置,获取配置可以通过上下文、controller 和全局的 think 对象,动态设置只能通过 think。下面是获取和设置配置的例子。

1
2
3
4
5
6
// HTTP 服务启动前执行
think.beforeStartServer(async () => {
console.log(`全局环境下读取端口号配置: ${think.config('port')}`);
console.log('动态配置端口号为: 8088');
think.config('port', '8088'); // 动态配置端口号。
});

通过 DEBUG=think-loader-config-* npm start 命令来启动项目可以在控制台查看配置文件的详细加载情况。

上下文

Context 是 Koa 中处理用户请求中的一个对象,贯穿整个请求生命周期。一般在 middleware、controller、logic 中使用,简称为 ctx。

Context 中包含了许多信息以及一些便捷操作,下面列举部分,详情见 ThinkJS 文档

  • 可以通过上下文获取 request 和 response 对象。
  • 可以过ctx.state在中间件中传递信息,而不是直接添加到 ctx 上。
  • ctx.throw 抛出包含 .status 属性的异常,默认状态码为 500。
  • ctx.json 输出 JSON 格式数据。
  • ctx.success 和 ctx.fail 输出成功和失败数据。
  • ctx.confg 读取配置。

中间件

ThinkJS 中通过统一的配置文件来管理中间件,配置文件为 src/config/middleware.js。中间件分为框架内置中间件和项目自定义中间件两种。内置的中间件可以通过字符串的方式直接引用,内置中间件有下面这些:

  • meta 显示一些 meta 信息,如:发送 ThinkJS 的版本号,接口的处理时间等等。
  • resource 处理静态资源,生产环境建议关闭,直接用 webserver 处理即可。
  • trace 处理报错,开发环境将详细的报错信息显示处理,也可以自定义显示错误页面。
  • payload 处理表单提交和文件上传,类似于 koa-bodyparser 等 middleware。
  • router 路由解析,包含自定义路由解析。
  • logic logic 调用,数据校验。
  • controller controller 和 action 调用。

项目自定义的中间件定义在 src/middleware 目录下,然后也可以通过字符串的方式引用。下面是一个计算当前请求执行时间的中间件的例子。

首先在 src/middleware 目录下新建一个 compute-request-time.js 的文件,文件中写下如下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const defaultOptions = {
consoleExecTime: false // 是否打印执行时间的配置
}
module.exports = (options = {}) => {
// 合并传递进来的配置
options = Object.assign({}, defaultOptions, options);
return (ctx, next) => {
if (!options.consoleExecTime) {
return next(); // 如果不需要打印执行时间,直接调用后续执行逻辑
}
const startTime = Date.now();
let err = null;
// 调用 next 统计后续执行逻辑的所有时间
return next().catch(e => {
err = e; // 这里先将错误保存在一个错误对象上,方便统计出错情况下的执行时间
}).then(() => {
const endTime = Date.now();
console.log(`request exec time: ${endTime - startTime}ms`);
if (err) return Promise.reject(err); // 如果后续执行逻辑有错误,则将错误返回
})
}
}

接着在配置文件 src/config/middleware.js 中增加如下配置:

1
2
3
4
5
6
7
8
module.exports = [{
handle: 'compute-request-time',
enable: think.env === 'development', // 这个中间件只在开发环境下生效
options: {
consoleExecTime: true
},
match: '/' // 请求的 URL 是 / 打头时这个中间件才启用
}];

参数及含义如下:

  • handle 中间件的处理函数。
  • enable 是否启用中间件。
  • options 传递给中间件的参数,是一个对象,可以通过函数返回。
  • match 匹配特定的规则后才执行该中间件,支持二种方式,一种是路径匹配,一种是自定义函数匹配。

注意

  1. 如果中间件没有定义在 src/middleware/ 目录下,在配置文件中配置时需要引入。
  2. 中间件的执行顺序是配置文件中的顺序。

Logic

Logic 层在 Controller 之前执行,主要是完成一些过滤、数据校验、权限判断等一些逻辑性不是特别强但又和业务逻辑相关的工作,降低 Action 中代码的复杂程度。Logic 里的 Action 和控制器里的 Action 一一对应,系统在调用控制器里的 Action 之前会自动调用 Logic 里的 Action。

Logic 代码类似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module.exports = class extends think.Logic {
__before() {
// todo
}
indexAction() {
// todo
}
__after() {
// todo
}
}

要点

  1. Logic 和 Controller 的文件名应该相同。
  2. Logic 中进行数据校验时,会根据请求类型自动获取,也可以手动获取设置到数据的 value 属性上。

控制器

控制器负责处理用户请求的逻辑,每一个操作对应一个 Action。Controller 代码类似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const Base = require('./base.js');

module.exports = class extends Base {
__before() {
console.log('Before user action.');
}

indexAction() {
this.body = 'hello world!';
}

profileAction() {
this.body = 'User profile!';
}

__call() {
//如果相应的Action不存在则调用改方法
this.body = 'Not Found';
}

__after() {
console.log('After user action.');
}
};

访问 /user/user/index 会执行 indexAction;访问 /user/profile 会执行 profileAction

在 controller 目录下创建子目录并添加 controller 可以进行多级匹配。例如:在 controller 目录下创建一个 user 目录并添加一个名为 login.js 的控制器,当访问 /user/login 时,会执行 login.js 中的 indexAction

Controller 里的处理顺序依次为 __beforexxxAction__afterreturn false 可以提前结束请求。

View

ThinkJS 3.0 没有内置 View 功能,需要通过 Extend 和 Adapter 中的配置来实现,具体如何配置参考官网文档

配置了 Extend 和 Adapter 后,就可以在 Controller 里使用了:

1
2
3
4
5
6
7
8
9
10
module.exports = class extends think.Controller {
indexAction(){
this.assign('title', 'thinkjs'); //给模板赋值

/*
* 渲染模板,实际上调用了 this.reader() 方法获取渲染后的内容,然后将内容赋值到 ctx.body上。
*/
return this.display();
}
}

在模板中可以使用 assign 方法添加的变量。同时,系统在渲染模板的时候,自动注入 controller、config、ctx 变量,以便于在模板里直接使用。

路由

上面说到当访问 /user/profile 时,会执行 user 控制器中的 profileAction,这一过程由路由来完成。ThinkJS 使用 think-router 中间件。

当 Controller 有子目录时,会优先匹配子 Controller,然后才匹配 action。

支持在 src/config/router.js 中配置自定义路由规则,路由规则为一个二维数组,如下所示:

1
2
3
4
module.exports = [
[/libs\/(.*)/i, '/libs/:1', 'get'],
[/fonts\/(.*)/i, '/fonts/:1', 'get,post'],
];

每一条路由规则也为一个数组,数组里面的项分别对应为:match、pathname、method、options:

  • match {String | RegExp} pathname 匹配规则,可以是字符串或者正则。如果是字符串,那么会通过 path-to-regexp 模块转为正则。
  • pathname {String} 匹配后映射后的 pathname,后续会根据这个映射的 pathname 解析出对应的 controller、action。
  • method {String} 该条路由规则支持的请求类型,默认为所有。多个请求类型中间用逗号隔开,如:get,post。
  • options {Object} 额外的选项,如:跳转时指定 statusCode。

适配器

Adapter 是一类功能的不同实现,这些实现提供一套相同的接口,例如:多种数据库、模板引擎。Adapter 一般是不能独立使用的,而是配合对应的扩展一起使用。

Adapter 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行环境设置不同的配置,例如:创建 adapter.production.js 文件指定生产环境下的适配器配置。

除了引入外部的 Adapter 外,项目内也可以创建 Adapter 来使用。Adapter 文件放在 src/adapter/ 目录下(多模块项目放在 src/common/adapter/),如:src/adapter/cache/xcache.js,表示加了一个名为 xcache 的 cache Adapter 类型,然后该文件实现 cache 类型一样的接口即可。

扩展

扩展在 src/config/extend.js 文件中配置,格式为数组,如下所示:

1
2
3
4
5
const view = require('think-view');

module.exports = [
view //make application support view
];

支持自定义扩展,文件放在 src/extend/ 目录下,下面是给 ctx 添加判断当前请求是不是手机访问的扩展的例子。

首先在 src/extend 目录下新建一个 context.js 的文件,文件中写下如下代码:

1
2
3
4
5
6
7
module.exports = {
get isMobile() {
const userAgent = this.userAgent.toLowerCase();
const mList = ['iphone', 'android'];
return mList.some(item => userAgent.indexOf(item) > -1);
}
}

这样就可以通过 ctx.isMobile 来判断是否是手机访问了。

异步/错误处理

这一部分主要利用了 ES2017 标准中引入的 async 函数。基本的用法与 async 函数的用法相同,没有太多的封装。

由于 Node.js 原生的异步方法都是 callback 方式,为了方便的将 callback 接口封装为 Promise 接口,ThinkJS 提供了 think.promisify 用来快速的封装,如:

1
2
3
4
5
6
7
const fs = require('fs');
const readFile = think.promisify(fs.readFile, fs);

const parseFile = async (filepath) => {
const content = await readFile(filepath, 'utf8'); // readFile 返回 Promise
doSomethingWithContent();
}

但是,这个方法只能封装 callback(err, data) 形式的回调函数,否则只能手动封装。

错误处理除了 try/catchthen/catch 之外,还提供了一个 trace 中间件来统一处理运行时的异常。

模型/数据库

ThinkJS 默认没有提供模型功能,而是通过扩展的方式实现,对应的模块为 think-model。在 src/config/extend.js中添加如下配置即可:

1
2
3
4
5
const model = require('think-model');

module.exports = [
model(think.app) // 让框架支持模型的功能
]

添加了模型扩展后,就可以通过 think.modelctx.modelcontroller.model等进行使用。

模型可以支持多种数据库,在 scr/config/adapter.js 中配置即可。如下所示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const mysql = require('think-model-mysql');
exports.model = {
type: 'mysql', // 默认使用的类型,调用时可以指定参数切换
common: { // 通用配置
logConnect: isDev, // 是否打印数据库连接信息
logSql: isDev, // 是否打印 SQL 语句
logger: msg => think.logger.info(msg) // 打印信息的 logger
},
mysql: { // mysql 配置
handle: mysql,
database: '',
prefix: 'think_',
encoding: 'utf8',
host: '127.0.0.1',
port: '',
user: 'root',
password: 'root',
dateStrings: true
},
sqlite: { // sqlite 配置

},
};

在适配器中添加相关配置后,在使用模型时指定相应的类型即可。例如使用 sqlite 的配置:const user = think.model('user', 'sqlite');

模型文件创建在 src/model 目录下,继承模型基类 think.Model,model 代码类似如下:

1
2
3
4
5
6
// src/model/user.js
module.exports = class extends think.Model {
getList() {
return this.field('name').select();
}
}

定义了模型后,通过 const usreModel = think.model('user', 'sqlite') 获取模型实例,然后就可以调用模型提供的方法 usreModel.getList()

think.Model 基类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进行 CRUD 操作,我们可以对这些方法进行封装,例如上面的例子。具体有哪些方法详见官网文档

think-model 扩展主要用来支持关系型数据库,还提供了 think-mongo 扩展来支持 MongoDB,添加如下扩展即可。

1
2
3
4
5
const mongo = require('think-mongo');

module.exports = [
mongo(think.app) // 让框架支持模型的功能
]

添加扩展后,可以通过 think.mongoctx.mongo 等方法使用。

MondoDB 数据库适配器的配置复用了关系型数据的配置。模型的定义和关系型数据库类似,只是继承的是 think.mongo官方API

The End        Thank You